时间: 2021-05-20 08:55:18 来源:雅安日报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名山区万古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子,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力推动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万古镇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987”模式引领下,全镇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并采用“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盘活集体闲置土地,建成多个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商家、农户300余户,多个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
借助优势 打造农耕体验园
吃饭、垂钓、水果采摘、棋牌娱乐……5月16日,在名山区万古镇莫家村的上善若水农耕体验园,不少游客正在享受周末美好时光,而该体验园的经营者杨拓也正忙着招呼来往游客。
如今,这个农耕体验园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五一’假期时,这里接待了上万名游客,平时周末来玩的人也很多,既有周边游客也有来自成都等地的游客。”莫家村党委副书记郑万霖说。
上善若水农耕体验园一隅
莫家村曾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何让当地的荒山变金山,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的难题。后来,通过多年努力,莫家村在原草莓基地的基础上,由该村党委书记杨拓牵头,组织带领部分村干部和群众,自筹资金,打造了一个集农耕体验、水果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上善若水农耕体验园,由此成为莫家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致富的又一法宝。
今年4月期间,该农耕体验园在试营业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突破了10万元,周边群众也从中受益颇深。
杨拓介绍,当初自己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莫家村后,为带动村里产业发展,他种植水果并进行了游客体验采摘的尝试,经过近5年发展,有了草莓园、百香果园、葡萄园等采摘园和垂钓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想利用好本地优势,开发多元化的采摘体验项目,助力莫家村实现乡村振兴。”后来,这样一家集餐饮、垂钓和果蔬采摘为一体的农耕体验园便诞生了。
如今,该农耕体验园还带动周边农户在此务工增收,村民杨建贵便是其中一员。“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真是很方便。每日工作就是打扫卫生、打理果园,每月还能有三千多元收入。”作为曾经的贫困户,杨建贵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
对于下一步发展,莫家村也早已做好了规划,那就是通过公司化的正规运营,逐渐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因村施策 发展村集体经济
莫家村仅是万古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如今,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不少游客还会朝着万古镇红草村奔去。在红草村,连绵不断的茶园一直延伸到山脚,在“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上,骑游队伍来来往往,这里已成为游客最喜爱的游玩地之一。
“这里茶园美,空气新鲜,不仅能体验采茶乐趣,还能品尝地道的农家菜。”来自成都的王敏骑着自行车沿绿道游玩一圈后,又在当地农家乐喝起了惬意的下午茶。
2019年,红草村成功申请到中省财政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同时积极鼓励党员群众参与,撬动社会资本100万元,在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成了“红草乐园”项目,其中村集体经济占股58%。自2019年12月项目建成以来,营业额累计达6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如今,“红草乐园”项目被列为名山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典型案例之一。
沙河村也是万古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该村创办了集体企业四川罗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行村党支部委员会与公司董事会“双向任职”,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群众入股分红“双增收”。并依托该村香花子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黄金茶种植80余亩,其中村集体基地1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约70亩。“相比传统的茶叶,每亩黄金茶每年能给茶农增收8000元左右。”万古镇党委副书记马力说,与此同时,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近3万元,这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群众走上致富奔康的“黄金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万古镇横山村也在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尝试。在原建山乡政府对面的归园田居民宿旁,一座由村集体建设用地加外来投资共同打造的“在悦见山”民宿项目,已于今年“五一”假期时投入运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我们坚持组织引领,深入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有序推进。”马力说。
近年来,万古镇党委政府积极指导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创新思路,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有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鼓了村民腰包,美了家乡面貌,更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在乡村振兴中彰显了集体的力量。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审稿:程普 白雨锶
责任编辑:夏天
来源:雅安日报 日期: 2021-05-20 08:55:18
编辑:夏天
北纬网 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18980172300)律师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arbs#beiww.com(请将#替换为@) 举报电话:0835-2350262 17781610663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蜀ICP备14021017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